发布日期:2025-02-16 22:39 点击次数:202 |
在航空货运市场逐步恢复常态化背景下,登陆A股市场的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001391.SZ,以下简称“国货航”)计划通过加大运力投放及拓展新兴市场来提升业绩。
2024年年底,国货航成功上市,尽管募资额由65亿元缩水至35亿元,仍成为2023年“8·27新政”以来A股最大规模IPO市值一度超千亿。同时,相较2020—2022年业绩高点,该公司2023年度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归母净利润由高点超40亿元降至11亿元左右。
国货航将业绩下滑归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同时随着航空货运行业逐步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及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逐步稳定,该公司预计2024年度营收、净利将实现双增。
市场回归常态
国货航航空货运服务主要包括全货机与客机货运,该项业务近年营收占比多在70%以上。目前,国货航拥有全货机22架,其中17架正在执飞,4架已退役待转让,1架A330-200飞机改装完毕待执飞。
航空货站服务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国货航该项业务营收占比约为7.15%。同时,该公司在北京、成都、重庆、天津和杭州五地拥有6个航空货站,为国际、国内航空公司提供包括航空货邮仓储、库区操作、站坪保障、文件处理和信息交互等在内的货运地面处理服务。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方面,国货航以民航快递为基础重点发展合同物流、货运代理等综合物流解决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国货航该项业务营收占比为18.07%。
从近几年的业绩情况来看,国货航出现较大波动。
数据显示,2020—2022年,国货航业绩实现明显增长,营收分别为182.51亿元、243.05亿元、230.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9亿元、43.42亿元、31.08亿元。在此之前,该公司营收规模在百亿元上下,归母净利润最高则在11亿元左右。但2023年度,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5.35%至149.1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89%至11.53亿元。
对此,国货航认为主要是受行业环境变化因素影响。
“2020年以来,因客机腹舱运力减少、海运港口停摆、铁路运输网络遭受冲击等因素,全球范围内供应链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国货航表示,2020年以来,航空货运市场运价大涨,市场强劲增长,国货航及同行业公司过去三年盈利能力均大幅提升,系航空货运行业周期性运行的景气高点。
但2022年年底以来,随着海运、铁路等运输网络逐渐恢复通畅,大宗商品及跨境贸易物品的运力供给逐渐恢复;同时需求端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因素影响,航空货运需求端同比有所下降,航空货运行业逐渐恢复至常态化运营阶段,航空运价亦逐步回落。
“2020—2022年,由于客机腹舱运力减少、集装箱运力失衡等原因,以及对电子设备和医疗物资等运输需求的突然增加,推动了航空运力需求的显著上升。”惠誉评级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融资董事汪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由于电子设备和医药物资等高附加值产品,对运输的安全性、时效性和稳定性有严格要求,因此2020—2022年航空货运市场运价大幅上涨,供需关系呈现暂时性失衡。
毛利率下滑
除营收与净利出现明显波动外,近年来国货航毛利率也呈现下滑态势,且低于包括东航物流在内的同业企业。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国货航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67%、20.02%、12.31%以及12.10%,呈持续下滑态势。
对此,国货航解释称,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国际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外贸需求有所减弱,导致航空运价出现回落;同时,航空煤油的采购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影响大幅增加,使得公司最主要的变动成本航油费相应增加。
对于2023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国货航解释称,主要系随着航空货运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营,行业内供需关系逐步平衡,航空货运价格同比下降较大,导致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同时,公司主要变动成本如航空煤油、人工、折旧、起降费等随着生产规模变化、运力投入和航线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同比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常态化运行期间,国货航综合毛利率均低于东航物流。
2017—2019年,国货航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75%、9.88%以及8.67%,东航物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0.88%、17.02%以及13.24%。同时,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国货航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2.69%、12.58%;东航物流综合毛利率则分别为21.51%、18.68%。
对此差距,国货航解释称,东航物流2023年6月末在册全货机同比净增加5架宽体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同时由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的独特区位优势,东航物流航空货站板块毛利率较高。
此外,在综合物流业务方面,国货航主要客户为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品牌商,随着海运运输方式的逐渐恢复,叠加2024年上半年非电子产品的传统消费旺季以及新品发布期,相应客户对航空运输及时性服务需求暂时性减少,导致收入同比下降。
相比之下,东航物流的综合物流业务主要包括跨境电商解决方案、产地直达解决方案、同业项目供应链、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主要服务货种及客户结构可能和国货航有较大差异。
“航空物流企业毛利率的变化与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疫情后整体运力过剩、市场消费需求放缓、航运价格于高位回落等。”汪湛表示,油价波动和汇兑水平的变化会对相关企业毛利率产生影响,同时近年来三大航的货运单位收益呈下降趋势,也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加大运力投放
面对行业回归常态化运行,国货航表示,将通过加大运力投放及拓展新兴市场等措施来提振业绩。
披露信息显示,国货航此次上市募资主要投向飞机引进及备用发动机购置,该项目预计使用募资约29.9亿元,占此次募资总额比例超85%。但相应募资远不能覆盖该项目约75.58亿元的总投资额。
对于运力投入,国货航表示,公司拟通过募投的实施以及自有资金的投入,在未来2—3年陆续引进数架远程以及中程全货机。
此外,国货航还计划拓展东南亚新兴市场,继续大力拓展对大客户深度合作等,以提升自身业绩。
实际上,除运价回落外,航空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对国货航等企业也将带来不小的挑战。
“在全货机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航空公司的运力调配能力在高峰期或特殊运输需求时可能受到制约,进而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间接损失。”汪湛表示,航空物流企业在运输速度、时效性保障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存在局限性,可能对其整体市场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航空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运力保障,兼有全货机和客机腹舱部分以及相对较全面的航线资源。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全面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涵盖仓储、运输到配送的各个环节,并具备更快的市场反应能力。”汪湛认为,近年来,一些物流公司尝试结合两者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协同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国货航将其2024年业绩回升也归因于行业恢复常态化运行等因素。
2024年1—6月,国货航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8.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0.80%。国货航表示,这主要系随着航空货运行业逐步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及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逐步稳定,叠加跨境电商对航空货运的旺盛需求,航空货运运价及货邮周转量亦开始从2023年年初的行业低点逐步回升。
同时,据国货航预测,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202亿元,预计同比增加35.40%;归母净利润为17.96亿元,预计同比增加55.70%。
就相应问题,记者致电致函国货航采访,对方表示会进行回复。但截至发稿股票配资平台10倍,未获对方回复。